等長肌肉收縮是一種程序不是概念

    

    肌肉緊繃、韌帶受到刺激、體重、背痛,以及天生或後天的小面關節變化,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動作模式改變。腰椎區域的耦合動作比一般認為的要複雜得多,肌肉系統(舉例來說)對耦合動作的具體影響仍然未知(Panjabi et al., 1989)。

    相比之下,等長肌肉收縮是一種解除肌肉收縮的技術程序(還有其他功能),但它本身並不構成一個概念。要確保MET能成功應用,必須達成以下幾點要求:精確地擺位至阻礙處;病人對於治療師施予的明確阻力,朝向確切的方向進行主動且適當(包括力量和時機)的肌肉收縮;重複的次數;以及最後需要對治療效果進行準確的評估。

    等長肌肉收縮是許多治療程序的一部分,適用於不同的適應症。不過,儘管所有治療程序都基於相同的生理學原理,背後的應用概念可能會有所差異(MET、PIR、PNF、神經肌肉技術〔Neuromuscular Technique, NMT〕)。

     至於MET應用在關節、肌肉或筋膜方面,則是另一大篇故事了。

MET與PIR的比較

MET

PIR

變化式

使用RI(交互抑制)等長收縮搭配 / 沒有搭配收縮後伸展

•Ruddy快速阻抗式引導(等長間歇)

等張向心

等張離心(拉長式)

振動拉長

等速收縮(結合等張和等長)

使用AI(自發性抑制)等長收縮搭配 / 沒有搭配收縮後伸展

•朝向阻礙處等長

等張間歇

阻礙定義

放鬆受限的阻礙處(細微邊界)

受限的阻礙

收縮起始點

稍微在阻礙處之前

在阻礙處

遠離阻礙處

遠離阻礙處

患者出力

等長

等張

 

20~30%

30~100%

 

20%

50%

持續收縮時間

3~5秒

7~10秒

重複次數

3~5次

3~5次

其他

視覺和 / 或呼吸連帶動作

視覺和 / 或呼吸連帶動作

阻力來源

操作者、患者自主執行(球、枕頭等)

操作者、重力、視覺連動作(患者自主執行)

概念和評估方式

身體功能障礙;Mitchell骨盆模型;Fryette脊柱動作;ROM受限。

軟組織和關節的跨學科動作評估;肌肉失衡


留言